中华人物网报道 分类:人物有约 信息来源: 阅读()
今日人物:王静,励志女金融界俏佳人,一个漂流女到金融"大伽"是如何做到的呢?励志达人王静告诉你:创业路上选择很重要,我们来听听她的故事!《人物有约》访谈栏目用文字和图片记录你的个人品牌。(记者:尹应城,陆彦辰整理汇编)
在很多年前,在重庆时尚界的很多朋友都给我说,我要介绍一个人给你认识,她们说的是同一个人:励志达人王静。
深深记住了王静这个名字,无数次的高端宴会相遇都是擦肩而过。一天,她来到了我的办公室,她也是朋友介绍要认识我,当时她穿一身黑加长风衣,在进屋飘然而坐的与她双眼对视的瞬间,眼神有一种傲骨的贵气,直觉告诉我她一定有精彩的故事。美的吸引加上那份"真"的神态当下就有了深刻的印象,她自我介绍第一句话:今生我给自己的定位就是做一个投资人和做一位修行女。我们开启了一场心灵对话,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创业者王静的世界。
王静,人如其姓,有王者风范,骨子里从不将就,她从来就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姑娘。她敢作敢为、独来独往、孤傲高冷,甚至还有点桀骜不驯和"离经叛道"。一个静字,又代表了狂风暴雨后的安静,在她的内心里生活不止有诗有远方,还有爱和美丽,风雨后她会安静下来盘点自己,内观自己。她崇尚真善美,积极乐观自信。或许正是王静这种好的心态加上永不言败敢想敢干的"拼命三郎"精神,才给予了她最初不甘打工勇于创业的勇气。她没有高端学历,没经验,没资本,却只花了短短的10年时间就从一无所有白手起家到如今成为互联网的金融"大咖"。她从重庆渝北渝航路一个经营手机业务的小店店主,成长为身家上千万的"富姐",王静的故事和心路历程,似乎证明了一个道理:在如今瞬间万变的互联网时代,敢想敢干有时胜过丰富的商业背景和经验,努力拼搏善于选择,不读商学院也能取得成功。
迎亲婚车轰动十里八乡
止语是一种修行,无言是一种境界,自信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源,婚姻注定了她的不平凡人生。
王静出生在当时还比较贫穷的淮北平原,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的一个乡里。她自幼脑瓜子好使,而且好奇心特别强,只要没见过的,她都感兴趣。不会就学,不懂就问,大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执着和倔强。十多岁的王静,已经出落成家乡方圆十里之內的美少女,在学校,那些男同学都会忍不住多看她一眼。到了十八岁时,镇里一个有些权势的人物去她家说媒,而男方是镇里家财万贯的富贵人家,而她未来的"老公"当时还在部队当兵。
这门亲事在当时王静的家乡成了一大新闻。听说王静要嫁到一个镇里的大户人家,村里的小姐妹们和她的同学都快羨慕死了。特别是蔡家上门迎亲,那是1994年的夏天,村口那条石子路上,尘土飞扬,由近30辆小汽车组成的迎亲车队,浩浩荡荡的朝王家村飞奔而来,据王静说,车上还有前夫的80多个战友。当时,迎亲车队的规模,直接轰动了周边十里八乡,用他们当时的乡里话说,王家村的美少女静静从此掉进了一个"蜜糖罐"。
在别人看来是幸福美好的事情,母亲和兄弟姐妹却都高兴得合不拢嘴。但这似乎一切来得太突然了,她好像感受不到幸福的喜悦。在王静看来,。咋天还在学校读书,今早一觉醒来就成为了别人的"新娘"。王静觉得自己还没有准备好,身体和心智都没有成熟。更重要的是,她对他感觉不到那种男人泰山般的厚重与依靠。
迎亲那天,王静用几个小时的哭闹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和"反叛",可是,在镇上做建材生意也见过一些世面的父亲,眼里闪现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淡淡的隐忧。这种担忧果然就在几年之后得到了印证。
丈夫迷上传销后"人间蒸发"
2000年7月,王静丈夫蔡某被战友约到广东参与了传销组织。起初,王静和丈夫还能正常联系。突然有一天,丈夫在电话里告诉她,说他在广东承包了某企业的食堂,让她打三万块钱过去。王静虽然对丈夫的话半信半疑,但还是相信他说的是真话。王静当时手头也没有多少钱,后来还是从父亲那里借了钱给他打了过去。让王静意料不到的是,丈夫好像从此"人间蒸发"了,好几年时间,丈夫的电话打不通,他也再不给王静联系了,王静从报纸上看到过传销组织的报道。王静就开始怀疑丈夫已经被传销组织"洗脑"了。想到自己在家含辛茹苦养着老小,还独守了几年空房,王静感到十分气恼,一气之下就提出离婚,法院帮助在报上刊登离婚启事。没想到,就在王静提出离婚的时候,丈夫竟然神奇般的现身了。一问老公果然是去搞传销去了,他还在家里天花乱坠的说了一通,传销如何如何好,如何能快速致富等等。王静劝他不要去搞传销了,可老公当时已经被传销组织完全"洗脑"了,甚至到了丧心病狂的程度,如果王静不支持就对她实施家暴,拳打脚踢,在一而再,再而三的家暴之下,她终于忍无可忍,找到当地妇联求助,在多次调解未果的情况下,王静终于和老公离了婚。
闯重庆寻创业之路的体验与挑战
离婚后,王静把小女儿交给父母带,只身前往合肥打工,在合肥做了几年家电销售。2007年,王静带着仅有的1300元决定去新兴直辖市重庆谋求发展。由于有了做家电销售的经验,王静选择了到苏宁电器西门子家电冰洗部卖家电。
机会永远是留给那些具有好奇心和有梦想的人准备的。在苏宁电器西门子冰洗部上班期间,王静上卫生间的时候路过一个卖手机的柜面,看到买手机的人很多,有时场面非常火爆。她觉得卖手机能赚钱,于是王静很快就作出重要的决定:辞去现在的工作,去做手机生意!王静行动力很强说干就干,她在重庆市渝北区渝航路租了一个十平米左右的门面。可面临不少问题:她缺乏做生意的经验,没有材料,没有货架,而且,四周墙面石灰脱落,看起来陈旧不堪。
为了创业,王静准备自己来做这些事。先从刷墙开始,买涂料,请教别人如何调配涂料,然后学着装修工人的样子,用毛巾包头,弄好一面墙接着又刷另一面,花了大半天时间终于把墙粉刷好了。下一步是准备货架,简易的货架自已找材料做或请人帮忙做;大部分货架是去附近的二手家俱市场选七、八成新的买回来,然后参考别的手机店的模式或格调进行装潢,去找一些手机宣传册或宣传资料。几天以后,一个像模像样的属于王静自己的店铺诞生了。王静告诉记者,门面快要开业的时候内心非常高兴很有成就感,自己从一个"打工仔",变成了一个货真价实的小老板了。可是也有烦恼,自己辛苦攒下来的8000元钱已经用光了,根本没有钱进货了。
但是王静不是一个容易向困难低头的人。王静决定先找人借钱渡过难关,她想到了父母,但开不了口。因为前夫做传销时已经从父亲那里借了很多钱,至今没有还,何况父母还为自己带着孩子。她也找过苏宁电器西门子冰洗部的那些同事借钱,但同事们听说要借钱都跑得远远的。这时有个同事出了一个主意,让她去办一张银行信用卡,可以临时透支几千块钱,其实这办法王静自己也想到过,只是担心万一亏了还不了银行的钱要负法律责任。但是此时的王静只得铤而走险,从银行透支了5000元钱,到大坪去进了十几部手机。
为了让顾客觉得自己店里手机品牌多,她特意进了一些样机,如果顾客看好了哪个款的机型,她就从两路坐公交去大坪提货,对顾客谎称是去总部拿货。由于当时资金有限,摆在货架上的大多是样品,而且样品和真手机看上去区别不大,所以经常碰到顾客看中了样品就要买的情况,王静因此一天要在渝航路和大坪之间来回跑好几趟。特别是夏天最辛苦,王静为了节省资金舍不得坐有空调的公交车,身上衣服都湿透了。王静说起当年创业之初的各种辛苦经历,现在回想起来却觉得很 "甜蜜",因为那时的日子充满了希望,正是那时的辛苦成就了现在的自己。
人生路上的"第一桶金"
几个月后,王静手机店的经营终于走上了正轨,货架上摆的手机也渐渐比样品机多了,开业一周年之后,基本上很少摆样机了。据王静介绍,那年头卖手机还是很赚钱的,一般情况一个月下来,除去房租、水电、人工费用要赚好几万块钱,做生意虽然有一定的风险,但比打工上班要强得多。在那段日子里,白天她就像加满了油的机器一样,不停的运转。终于在她的不断付出和努力下,手机店从一家开到二家,从二家开到三家,然后开成了连锁店,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女老板,王静的辛苦付出终于得到了应有的回报。
可惜好景不长,她不久就把手机店关闭了。既然那么赚钱,为什么一年半以后又不做了?对此王静是这样说的,经商要想长久就一定要讲诚信。买卖手机一般都实行了"三包",即一周包退,一月包换,一年包修。那几年山寨手机的大肆横行导致手机质量出现了下滑的现象,顾客退的,换的,拿回厂家修的就逐渐多了起来。这样一来,无论是对手机生产厂家还是对经销商,都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于是工商部门为整治市场乱象,对手机市场加强了整顿和监管,严重的影响了经销商的积极性。2008年那场世界性的金融危机也波及了手机市场,王静看市场大势不好就及早把店铺转让出去了,以防止更大的损失。虽然退出了手机市场,但王静卖了一年半的手机就赚了一套房,这是她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美的觉醒:女人可以这样美丽
随后她闲了下来,但她是闲不住的人。一天,她在街上看到很多门面都在卖十字绣。商业直觉告诉王静这是当今时代流行的一种时尚,十字绣不仅仅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个性化的需求。于是,她果断地在渝北一碗水租下一个门面,正式开始她的第二次创业。
王静认为要做就做最好的,在开店前就对十字绣做了很多调查,对行业也有了深入的了解。她发现一个韩国的刺绣品牌,把景泰蓝图绣在十字绣上既古典又艺术,惊艳了她的眼球。王静就是凭借敏感的商业嗅觉,认为这是一个好商机。于是她又一次抓住了机会,在十字绣的激烈搏杀中高调胜出,用又一个一年半获得了和第一次创业一样的资产积累。
在王静的十字绣门面的斜对面,有一家门店突然关门歇业了好几天,几天后年轻女店主又回来了,就这么三天时间,感觉女店主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变化,一是比以前爱笑了,另外一个变化是女店主爱主动和别人搭讪了。女店主的变化令王静感到好奇。王静在和女店主的交流中了解到她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参加了为期三天的公司培训研讨会。女店主在王静面前眉飞色舞,绘声绘色的讲述了参加研讨班的佳丽们,是如何既美丽又有气质,又是如何做皮肤保养,如何懂得享受生活等等。虽然女店主和王静之间的交流只有寥寥数语,但王静心灵受到了新事物新理念的强烈冲击。王静为了了解更多市场信息,就经常和女店主摆"龙门阵"。女店主告诉王静一个观念,喜欢打扮,讲究美丽是女人的天性,在这方面,如果女人自己都不喜欢自己,还想让别人喜欢你那只是一种妄想,虽然别人喜欢你和你喜欢你自己都很重要,但如果二者之间不能兼顾时,你喜欢自己显得尤为重要。
王静对这种新理念感到好奇,于是在女店主的邀请和带动下,王静进入了直销行业,这是人生一次大转折。女店主带王静参加了一次跨国企业集团的研讨会,王静的人生观受到了洗礼,她了解到,原来女人可以这样潇洒的为自己活,活出美丽、自由和自信。在那次研讨会上,王静当场就办了一张会员卡,成为了一名直销公司的销售员。之后,王静再次展现了自己的主动性,不仅积极的使用产品,而且还拼命的销售产品,然而让王静感到意外的是,自己的努力和结果远远不成正比,一年多时间下来,原来赚的钱花去了10多万,就是看不到有多少收入。
有比较才有鉴别,王静在销售直销护肤品期间认识了一位做单一化妆品销售员,通过对分配机制的了解和比较,她觉得这家公司机制更人性化,也更容易赚到钱,之后,王静就顺理成章的转换了"战场",正式进入这家式单一产品公司。对于直销公司,王静这样说道,这是她生命的一部分,也是她事业的奠基石。
与直销公司的一场人生与学习的漫长"恋爱"
进入直销公司是王静的第三次创业。然而,按她的说法,她和公司是心灵之间的结合,不像是在创业,更像是在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
公司的团队精神很值得学习,这是王静进入直销公司后的第一个感觉。在公司,始终不用担心你是一个人在打拼,因为老师和伙伴都在身边,他们是你的"助力棒",也是你的"加油站",最关键一点就是,"我们之间可能是战友的关系,是伙伴的关系;相互之间没有多少世俗的东西,我们更像是一家人,是一个整体",王静如是说。在那个时期,直销公司在中国鱼龙混杂,有合法获得直销牌照的公司,也有不合法打"擦边球"的公司,后者甚至更多,有的公司伪装得比合法公司更合法,因此,社会上很多人看直销总是戴着"有色眼镜"。在这样的环境下,陌生拜访就成了直销员最常见的展业方式。王静告诉记者,她的推荐人就经常带她搞"陌拜",带她跑市场,风里来雨里去,师徒二人有时夜深人静的时候还在跑业务。
王静说,为了达到预期目标,公司的业务员给自己定一个"每天陌拜5人"的目标,没有完成目标不能休息。有一次这天她只完成了4个人,还差一个陌拜。晚上十一点多了,她还是毅然走出家门,街上已经没有行人,店铺也关门了。当她正发愁完不成任务时,突然发现前面一家企业的门卫室还亮着灯,她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敲开门卫室的门。在和保安聊天的时候,听他说起他妻子正想找事情做,王静好心地推荐他的妻子进入直销公司,结果"无意插柳柳成荫",没想到试一试就试出了一个"业务高手",保安的妻子很快就做到了公司的上聘位,平均月收入2~3万。所以,王静总结出一个道理,做事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多试试说不定就会出现奇迹。
2012年的一个夏天,王静在重庆开往湖北的火车上碰到一个帅气的男子,交流中得知他是重庆涪陵人,于是王静就"老乡、老乡"地开着玩笑,两人在火车上感觉一见如故,男子告诉王静,他此次去湖北是为了收一笔工程款,先是聊工程款不好收,后来又聊"三角债",聊着聊着就说到了直销。他们聊了一路,重庆老乡渐渐的对王静讲的直销有了感觉,临分手时还互相留了电话。这件事情王静都快忘记了,不料,就在他们湖北分手一个多月之后的一天,王静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是火车上认识的涪陵男子来重庆要成为自己的业务伙伴,还买了好几万块钱的产品,两年之后,他也成为了公司的上聘位。
做直销,有成功也有失败。成功了不能骄傲,失败了也不要气馁,一切都是常态。王静在公司也有失败的案例,那是发生在2012年的一件事,她和老师认识一个在宾馆上班的何姓年轻女子,还是王静抢先了一步,当时她有些急于求成,沟通时没有换位思考,只顾讲自己的公司如何如何好,没有顾及到对方的感受,结果效果很差。后来,那女子要么躲着她要么不接她的电话。巧的是,没过多久,王静发现她的老师把那女子带到了公司的研讨会会场。事后,老师告诉她是如何把感觉很傲慢的那人带进会场的。老师也就用了一点小技巧而已:找到对方需求点。老师知道那女子在宾馆上班,就先给她打电话,告诉她最近公司搞一个活动,全国各地都有业务伙伴要来重庆,到时候大部分人要住宾馆。对方一听马上就很高兴,后面的事情就不用多说了,很顺利地就办了加入,并逐步成为老师另一支团队的得力干将,开发了重庆市场的"半璧江山"。这次的"师徒较量",让她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论在什么时候,都要先把顾客的利益和需求装在心里,如果不重视这个问题就不能成功。
在公司,王静认为更重要的是心智的磨炼和内心的成长。公司的风格形成了她的行销理念,更重要的是大大丰富了人脉资源,奠定了新的人生高度,重塑了她的价值观。有一次,重庆分公司在南山搞培训,王静和她的老师住在一个房间。第一天培训完后已经比较晚了,吃过晚饭后她们回到房间,由于很多事情纠缠在一起,于是感慨万分。那一夜二人基本没睡,彻夜长谈。从进入公司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开始谈起,既有高兴又有辛酸,谈未来,谈人生梦想,谈海外旅游,谈做慈善等。到了凌晨五点,"师徒"二人才收住话题,准备洗漱,吃早餐,迎接第二天的培训会务等组织工作。在公司工作的5年里,王静不仅收获了财富,更重要的是自己内心变得更强大了。
自己是被老天"安排"到重庆的使者
王静来到重庆已有差不多11年了,如今,她已经深深的融入了这座城市,甚至也爱上了这座城市。事业成功之后,王静还忘不了自己当年开店的经历,有空了就去渝北渝航路和一碗水去看看梦想启航的地方。至今再回忆当年的旧事,她总觉得自己是被老天"安排"到重庆的使者,重庆就是她的福地。之所以这么拼,緣于她的内心一直有一个想法,要给父母买一套房子,还有凭自己努力挣的钱,然后带父母和女儿去国内外旅游。如今,她的初心早已实现了,不仅给父母在安徽阜阳买了房子,而且还多次带他们和女儿出去旅游。
在渝北某小区茶楼,本编又一次和王静进行近距离"心灵解读"。坐在面前的王静,有问必答,侃侃而谈。从她的发型,妆容到配饰感觉都恰到好处,浑身都散发出自信,骨子里透着坚强。仅仅一年多的时间,她由一个普通业务员晋升为某金融平台重庆公司总经理,足见她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地位。这也说明,她是一个能够创造奇迹的人。
该金融平台是一家集金融、资产投融资、企业管理咨询、电子商务贸易、跨境商务贸易、互联网信息服务、企业资产管理等服务为一体的跨界互联网的新型集团公司。其中,"互联网金融"、"区块链技术"以及"金融杠杆原理","拆分"等等,是平台员工常挂在嘴边的新词汇。在平台,王静花了一年多的时间不断钻研业务,终于在平台做到了专家的水平,总公司奖励了她三辆高级轿车和一套成品房。在金融平台短短几年,王静由一个外乡打工者摇身一变,成为一家跨国公司重庆的总负责人,同时也让她步入千万富翁的行列,实现了一个异乡女人在重庆打拼、并实现财务自由的创富神话。"我总是觉得吧,自己好像是在和金钱和财富谈恋爱,以前总是在追它,想它,梦见它;而现在,只需静静的等待,金钱和财富自己会找上门来。"王静把成功说得很平静。王静的成功来源于她正确的选择,也来源于她的坚持和坚强。
然而,再坚强的女人也有脆弱的一面。"我欠她太多,在女儿最需要陪伴的时候没有陪伴,我对她有愧疚。"说起小女儿,王静满是自责,同时也说了自己的无奈。如果既要花时间陪伴和照顾女儿,又要保证创业成功,她无法将二者保持平衡。后来,王静还是选择了创业,留下了不能陪女儿的遗憾。这也是大多数创业者的无奈和遗憾。
事业成功以后王静最想做的是,"做好事,做善事"。她想做善事源于她的经历。"当时到了贫困地区,看到那么多天真可爱,但生活条件又是那么艰苦的孩子们,就想资助他们读书",王静如是说。当她的生活条件好了以后,自然而然的做起了善事。从2011年开始,陆陆续续资助了四川绵阳、西昌、甘肃泯县、贵州凯里等地的孩子们。王静告诉记者,她准备资助100位贫困地区的孩子,王静口中没有说出什么惊人的大道理,最初的想法就是这样的朴实无华:尽量减少失学儿童,传播爱心。王静还有一个想法,准备捐一笔钱为家乡修一条路,而且还要把她的母校一一家乡小学翻修一新或者重建,补偿自己作为母亲对下一代的责任。
王静与大女儿的合影
王静与小女儿的合影
王静是个了不起的创业者,她从最初的打工妹到自己的创业开店,然后转型到直销,转型到互联网,再到互联网金融。她靠的不仅仅是努力,她靠的是头脑,是正确的选择。她多次创业,而且创业方向不同就是因为她睿智果敢,能够看准市场大势抓住商机,然后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坚持终于让财富浪潮向自己涌来,最终成为人生赢家。王静的创业故事告诉我们,创业不仅要有努力,更要有头脑,要看准市场趋势,选择有钱途的行业,创业路上选择很重要!
中华人物网(www.zhrww.cn)以“歌颂中华人物、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崇高使命,立足“以人为本”为核心价值观,开创移动互联网时代以人物文化传播为核心的互联网新媒体平台。
旗下两大品牌:《人物有约》访谈栏目与人物百科。
《人物有约》访谈栏目致力于一个有料有态度、有立场的人物故事访谈!
再小的个体,也要打造个人品牌!从中华人物网开始!
转载、侵权请联系微信号:1605195969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中华人物网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中华人物网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现人物、关注人物、影响人物
本站只提供信息交流,不代表网站自身立场,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三个工作日内删除!
本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及专栏资料,均为人物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转载、侵权请联系微信号:1605195969